查看原文
其他

这首《东方红》,陪伴了无数人的每一天

央视新闻 2019-09-24

《新中国70年成长地标》

这一次,

我们带你打卡城市地标建筑,

标记时光。


新中国成立70年,时代的发展、国家的进步留下太多印记。最直观的反映,就是林立在每个城市大街小巷里的建筑。一座与你一起成长的建筑,一段常说常新的故事。那些地标性建筑,在斗转星移之间倾诉着岁月往事,在雨雪洗礼之下彰显着城市性格,在风起云涌之际丰富着中国形象。今日起,视新闻新媒体推出微视频《新中国70年成长地标》,带你每日“点亮”一座城市地标建筑,在共和国70年蜿蜒前进的足迹中,解封历史;从一代人、一座城、一个国的成长中汲取力量。我们,唯有知来处,方能识归途。





北京电报大楼

☟四分钟快速打卡☟



▽ 北京电报大楼“名片” 滑动查看

北京电报大楼坐落在北京市西城区西长安街11号,是中国第一座新式电报大楼,是当时全国电报通信的总枢纽。1956年4月21日北京电报大楼动工兴建,1958年10月1日,北京电报大楼正式投入生产。北京电报大楼的总建筑面积20100平方米,总高度73.37米(主体部分共6层,高为32.5米),总长度101米。大楼俯视为“山”字形,楼上装四面塔钟(钟的直径为5米),气势恢宏,是人民邮电事业的代表性建筑之一。电报大楼的钟声曾是新中国、新北京的重要标志,其营业厅曾为亚洲最大的电信业务综合营业厅。2017年6月15日,电报大楼一层营业厅正式停业。




电报大楼,想起它就觉怀念



许多北京人记忆中的清晨,
是伴随着北京电报大楼的
钟声走出家门,
开始一天的工作;
而在夜晚十点,
还是在这曲《东方红》的
陪伴下进入梦乡……
这悠扬的钟声,
渐渐成为了城市的一部分,
成为人们怀念的一种情怀。
每当听到这熟悉的钟声,
人们都沉醉其中,
仿佛回到了
清晨耳边响着鸽哨声,
在胡同的水龙头边
和邻居叔叔一起刷牙,
在“铃铃”的自行车流中,
坐在爸爸的车后座上
急着上学的日子……
伴随着悠扬的《东方红》
报时钟成长的人们,
已经把电报大楼
当成是北京的一个文化符号。


∆ 1958年9月30日,落成后的北京电报大楼。图/北京日报


1958年,
北京的长安街上耸立起一座大楼,
人们亲切地称它为“电报大楼”。
发电报、打长途电话……
这里成为人们传递国家大事、
与外界沟通信息的重要场所。

中国邮政发行的
《北京电报大楼落成》
纪念邮票一套2枚,
成了不少外省市人
对北京的第一印象,
很多人即使没有来过北京,
也知道北京有这样
一座电报大楼。


∆ 1958年,《北京电报大楼落成纪念》邮票发行。


坐落在西城区西长安街11号的
北京电报大楼,
是当时全国电报通信的总枢纽,
1958年10月1日,
正式投入生产。
大楼俯视为“山”字形,
楼上装四面塔钟,
气势恢宏。

∆ 20世纪90年代的北京电报大楼外景

作家刘心武在

《通读长安街“电报大楼”》

一文中这样写道:

“我们会觉得它

虽然是一栋非民族传统的建筑,

但是却因其线条的简洁明快,

能融汇在古色古香的

京城传统建筑群中,

不显得突兀刺眼,

反起着增添清韵的作用,

这也是很值得称道的。”



∆ 北京电报大楼明信片  图/北京日报

北京电报大楼的设计,

来自已故的优秀建筑师林乐义。

这位1937年毕业于

沪江大学建筑系的建筑师,

给中国留下了很多建筑精品,

包括“北京电报大楼”、

北京饭店西楼、首都剧场、

北京国际饭店。


∆ 建筑师林乐义



回响在城市上空、永不消逝的钟声


对一代又一代的北京人来说,
对电报大楼最难忘的印象,
是响彻北京城的楼顶钟声
——《东方红》乐曲。


这是当年由周总理亲自选定的乐曲,

每天早7时第一次报时,

播放全曲,

其他整点时播放前几小节。

在特殊的日子里,

电报大楼的钟声也会变成

典礼或纪念日的一部分,

为重要活动报时。

直至今天,

当你整点路过电报大楼时,

依然能听到那曲熟悉的《东方红》。



居住在附近的居民,
已经把电报大楼的钟声
看作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。
有人早上一听钟声就醒,
晚上一听钟声就困。
据说,
电报大楼有一次维修,
钟声停响了几天,
附近有的居民
因为没有听到钟声的召唤,
上班迟到了。


∆1959年6月的北京电报大楼营业大厅。图/北京日报


∆1959年6月的北京电报大楼营业大厅。图/北京日报


《我的北京我的家》作曲

王黎光曾回忆道:

“我记得我在音乐学院读书的时候,
当时的音乐学院在复兴门那儿,
每天的早晨是
不需要用闹铃叫醒的,
我每天都会听着
电报大楼上的钟声,
钟声传得很遥远。
听到这样的旋律,
我会想起在大学宿舍里的味道,
这让我形成一种自觉,
去表现北京的一种创作形态。

后来就写出了这首歌。”



只言片语的电报,
却承载着最深的思念与牵挂。

从电报大楼投入使用的那一天起,

这里的灯光就从没有熄灭过,

大楼里员工24小时轮班。

在电报业务最为繁忙的

上世纪80年代,

电报部门有员工近700人,

机器200多台,

在一楼营业厅都能听见

3层和4层发报机的声音。


∆ 1962年,北京电报大楼的报务员。图/北京日报


1976年“唐山大地震”时,
人们不约而同涌向了电报大楼,
两三天时间内发往唐山的电报,
从几十封突增到上万封,
多得要用麻袋装。
有报务员回忆当时的情景:
“真不知道多少个一米高、
半米宽的大桶全被电报装满了。
传送带上的电报在
楼上楼下地跑个不停。
那时没有电话,
大家全靠电报和灾区的亲人联系,
就为了报声平安。”
“母子平安”
“儿安好,勿念”——
简简单单的几个字,
不知为多少家庭送去了安心的消息,
又有多少人在收到电报后,
流下了思念的泪水。


伴着绿皮摩托的声音,

纵横交错的胡同里,

隔着老远就听见有人

扯着嗓子喊“有电报!”

一听说电报来了,
大家不是激动就是紧张,
邻居也赶来嘘寒问暖。
电报是按字数计费的,
人们只有大喜或大悲时
才会发报。


报务员平时发出最多的
“母病速归”一类的急电。
当送报员拿到这种电报,
无论风霜雪雨还是白天黑夜,
都要以最快速度递达收件人手中。
碰上地址变更或错写的电报,

还要到派出所打听收件人位置。

∆ 上世纪80年代的北京电报大楼内景


后来,
电报行业推出了礼仪电报,
根据顾客的要求
送花篮、蛋糕等礼物。
曾有一位老送报员王德元,
靠一封电报帮人“保媒”:
一对情侣闹了矛盾,
小伙子发送“鲜花电报”
向心上人道歉,
特意嘱咐王德元帮忙“说情”。
一封几毛钱的电报,
承载着人们无限怀恋的
浪漫气息。



再见,电报!


随着电话的普及,
电报业务逐渐萎缩。 

2001年8月1日,

当时的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取消了

公众电报特急加急业务,

电报由此开始淡出人们的生活。


2017年6月15日,

陪伴了北京人59年的

电报大楼一层营业厅正式停业,

北京唯一的电报业务窗口

搬至复兴门内大街。

“电报大楼”这栋楼,

从此告别了“电报”。




电报,也是一代人的青春


汉字电报码,又称汉字四位数电报码“四位数字代表一个汉字,没有任何规律可言,必须死记硬背。”至今提起这门本事,当年的电报人仍有一种自豪。


曾经,许多年轻人在看了《永不消逝的电波》这部电影后,对报务员的职业充满向往,投身于当时如火如荼的电报行业。有的老报务员,每听到一个汉字,就能条件反射般地顺畅说出对应的四个阿拉伯数字代码。
电报大楼一层停业前,一位老报务员,自己给自己发了最后一封电报:“吾于1982年入职北京电报局,目睹35年变迁,时代变革天翻地覆,无以言表,故以此纪念。



如今手机、网络技术发达,

传统电报已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,
它的时代已经消逝。
可人们却总是在怀念,
那个什么都慢的年代。
好在,
北京电报大楼还在,
钟声还在,
人们的记忆也一直在。

1135

6018

2450

5113

1947

0132


你知道这组电报码的含义吗?

答案将于9月17日22时于评论区内揭晓

更多新闻


制片人/李浙 策划/王元

编导/罗庆祥 张旭东 摄像/张毅 马雷

摄像助理/郑轶 后期/彭帅

编辑/关欣

©央视新


 喜欢电报大楼请点在看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